4月11日,公安部交管局在西安召开全国城市停车治理工作现场会,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的100多名交警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推广西安构建城市停车管理共治体系的经验做法。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机动车的数量不断增加,公安部对外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4亿辆,比2017年增加2285万辆,增长10.51%。其中,私家车(私人小微型载客汽车)持续快速增长,2018年保有量达1.89亿辆,近五年年均增长1952万辆。全国有61个城市的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27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有8个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00万辆,西安也身处其中。
会议要求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主动作为、开拓创新,推动破解城市停车难,持续提升城市交通治理能力水平的现代化。各地要立足城市交通发展战略,推动完善地方性停车管理法规制度,细化住建、规划、交通运输、发改、公安交管、城管等部门的职责,明确停车管理主体、设施建设运营主体的权责,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社会共治、公众参与”的工作格局。要提请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建筑配建停车为主,社会公共停车为辅,道路路内停车为补充”原则,科学编制停车专项规划,合理增加泊位供给,逐步缩小停车泊位缺口。同时,完善停车价格形成机制,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推动内部停车泊位向社会开放,充分盘活现有停车资源,有效提升停车泊位周转率。
要坚持多部门共同治理违停行为,规范停车设施设置,向社会公开公示禁停区域、路段、时段,严禁私自施划、擅自占用停车泊位,严厉打击无证经营、私自圈地收费等违法行为。与城管部门加强配合,明确路侧违法停车执法权限、处罚标准,建立停车执法联动机制,实现路侧停车执法全覆盖。强化路面巡查执法,综合运用民警巡逻、执法车摄录、监控设备抓拍等多种手段,发挥清障车辆作用,及时查处违法停车行为,及时告知机动车所有人,提高违法查处震慑力。
推动建设政府主导的停车信息管理平台,充分运用新科技、新技术,采集、汇聚、融通停车信息,通过提升停车信息服务水平,促进动静态交通和谐运转。要创新模式、标本兼治,多种手段多维度破解学校、医院、老旧小区停车难题。在学校门口推行警民护学岗、校家合作等模式,开辟临时通行车道,设置限时临停泊位、即停即走泊位,缓解接送学生车辆集中停靠需求。将医院员工停车需求向周边疏解,推行区域共享停车,优化医院内部及周边的交通组织,缓解医院内部停车压力。挖潜老旧小区周边泊位资源,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设立体停车设施,推动小区与周边单位共享共用共管停车泊位,允许周边居民小区车辆错时停放,满足居民夜间停放需求。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各省(区、市)交警总队分管领导,省会市(自治区首府市)和计划单列市交警支队分管领导以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有关负责同志参加会议。西安、北京、天津、石家庄、济南、盐城等地公安交管部门作了经验交流。
西安多举措构建城市停车管理共治体系
面对停车乱、停车难这一影响城市发展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难题顽症,西安交警部门是如何做的呢?西安市交警支队在会上介绍,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治理停车乱、缓解停车难作为缓堵保畅的重要方面和一项民生工程强力推进,特别是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的治理体系日趋成熟,为停车综合治理打下了坚实基础。
城市停车难的症结在于供需矛盾尖锐和资源分布失衡。目前,西安三环内各类停车位108万个,停车资源总量严重不足。交警支队主动协调市级相关部门,把加快构建与道路容量相协调、规模适宜、布局完善、结构合理的停车供给体系,作为缓解停车难的重要突破口,最大限度促进供需平衡。通过抓基础配建,保障刚性停车需求,部署开展公共停车场建设三年行动(2018-2020),推进PPP项目、P+R地下停车场等模式,每年规划配建不少于15万个车位,安排三年新建车位48万个,每年新建公共停车位不少于2万个。严格落实交通影响评价制度,对停车配建分业态、分区域细化标准,对建设项目应配建停车场或配建停车场不达标的,以工程总造价的5%-10%给予重罚。
抓政策激励,大力发展停车产业,2012年以来,全市共吸引社会资金40多亿元,全国最大的赛格商城楼顶阳光停车场、西北最大的城东客运站智能化停车楼等一批社会停车场相继建成投用,新增车位10万余个,有效提升了停车供给总量;抓价格杠杆,提高泊位使用效率,同步实行了占道停车位15分钟、社会停车场30分钟内免费政策,引导车辆合理高效利用有限停车资源。
为积极顺应“智慧交通”建设方向,交警支队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开展停车数据共通、共联、共享,通过创新信息化手段助力城市停车实现精细化管理、点对点服务。通过建立城市停车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停车智慧管理,目前已有效整合了1389个停车场共计8.6万个停车位信息。
除了在停车位基础建设、停车产业政策激励、利用价格杠杆提高停车位使用率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之外,交警支队还通过落实“路长制”、设立“严管区”、建立“举报台”、活动“新国标”,协调商场、学校等车流汇集地单位,对停车资源进行时空置换,错时共享等举措,很大程度缓解了停车乱象和停车难的问题;通过科技引领,推动停车信息共享、停车诱导以及违停提醒等服务,进一步方便了群众的交通出行。
西安做法引全国点赞 这两个治理样本值得推广
西安市机动车保有量目前已突破330万辆,每年仍以30余万辆的数字增长。如何破解停车乱、停车难、缓解停车供需矛盾,是所有大城市亟需攻克的难题。西安交警部门近年来结合城市实际,积极探索,在城市交通管理方面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城市交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西安做法引得全国点赞。
治理样本一:停车资源错时共享 缓解商圈周边停车难
大唐西市是在原唐代西市遗址上打造的商业综合体,每年接待商旅客员1100万人次。商圈人车流量大,动态交通组织难,停车矛盾尖锐,区域拥堵亟待治理。西安交警对部分道路实施单行组织,规范设置停车位,加强巡查执法和疏导;协调城建部门打通断头路,修建过街天桥,效果仍不理想,停车难导致的交通乱和堵车现象难以根治。
交警部门深入调研发现,大唐西市地下有1650个停车位,夜间大部分闲置,而周边五个社区与其一路之隔,夜间停车难,随意占道和在小区地上停车现象普遍。为此,交警牵手商场和小区多次共商,真情感化促进合作,打破商居沟通壁垒,实现停车资源错时共享——大唐西市将商业区车位夜间以优惠价格向周边小区住户租用,据统计,大唐西市夜间居民已租用商家车位1314个,占比81.5%,而白天将商贸活动部分车辆引入小区限时停放、按次收费,空闲车位得到有效利用。西市集团停车费年增收200万元以上,居民停车每年节省约5000元。商场和小区增加了收入,居民节省了停车费,停车矛盾的解决带动了区域交通环境的显著改善。
治理样本二:内腾外挪+智慧停车诱导 缓解就医停车难
西安市儿童医院是西北五省最权威的三甲儿科医院,位于老城区西门内,每天就医车辆2000余辆。长期以来,医院周边大量的停车需求与停车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路边停车资源有限,就医车辆乱停乱放常常造成拥堵影响居民出行;周边小区居民停车需求也很强烈。
西安交警联合医院、社区,内腾外挪,不断挖掘停车资源潜能,最大限度方便就医群众。针对医院及周边公共停车场白天车位不足,夜间空闲,而周边小区停车场与之相反的特点,西安交警联手医院深入挖潜增设车位,由医院发文要求医生停车到周边小区,过去,医院工作人员每日在医院内部停放车辆约300辆,医院出台管理办法后,仅留60个车位供50岁以上或副高级职称以上的人员在院内停放,并通过在周边社区租赁白天停车位的方式,鼓励医院工作人员将车辆停放到周边社区,腾出停车位240个,使医院内群众就医车位由150个增加到680个。同时,在医院周边发掘社会资源,协调开放周边社区和社会停车场增加就医车位707个,就医停车得到有效缓解。
此外,西安交警又推行智慧停车诱导服务,发布医院周边交通道路及停车场指引图,电子屏诱导实现就近停车;指导医院预约挂号同步预约停车,实现精准停车服务;为出租车、网约车等送医车辆开辟专用行车通道和落客区域,即停即走;针对医院周边蹭停车辆电子抓拍获取车号,向车主推送挪车提醒短信、微信,并引导进入就近停车场等。通过综合治理,解决了就医停车难而引起的区域交通拥堵问题。
交警支队秩序处副处长胡伟涛告诉记者,这种缓解就医停车难的思路在我市其他医院也得到了很好的推广。例如交大二附院和空军军医大学,都是医院工作人员白天将车辆停放在医院附近小区和停车场,将院内车位留给就医车辆使用。全国很多城市到西安学习并复制推广这种区域治理经验。
来源:西安晚报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